- A+
6686体育官网文接上回,接下来是阿杜-蒂耶罗防守端的具体分析。先把上篇文章的防守综述复制在这里,方便那些没看过上篇文章,但又想直接看防守分析的朋友:“防守端,一些球探报告将他比作阿奴诺比,但实际目前的蒂耶罗和阿奴诺比在防守端有本质区别——阿奴诺比从大学时期就是定位领防人的球员,会大量的对位挡拆持球核心并挤过掩护。而蒂耶罗则不是这样的球员——他虽然能够从1防到4,但是更偏向于换防型,在一对一时能很好的兼顾横移、侵略性和对抗,但是一旦遇到掩护,挤掩护时的表现则明显不如一对一。从阿肯色大学对他的使用上,我们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卡利帕里教练从不让他直接对位挡拆持球核心,而是通常让他对位掩护球员后换防。当然,卡利帕里不让蒂耶罗直接对位持球核心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不想浪费蒂耶罗协防的影响力:在阿肯色大学,蒂耶罗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协防球员。他的护框热情非常强,对传球路线以及对方暴露球在自己的范围内很敏感,“创造事件”的欲望很强烈,加上炸裂的身体素质,不仅抢断、盖帽之类的高光很多,也会对对手的进攻流畅性造成明显破坏;他在防守时的一些小习惯很好,会去做很多细节的小事——比如延阻下顺、垫防刷卡、轮转补位、篮下卡位、频繁冲抢进攻篮板、出其不意的回手掏等等。(和DFS有些类似)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抢篮板和护框时的表现——他有这个身高球员中极强的卡位以及冲抢进攻篮板意识,总是能出现在正确的篮板位置上,他的篮板数据已经很优秀了,但实际的篮板影响力应该还要超过数据很多;他在护框时有惊人的垂直起跳身体控制力,在盖帽时很少犯规。”
防守定位
我注意到,非常多的球迷朋友会将一些典型的领防型球员当作蒂耶罗的模板,包括但不仅限于——阿奴诺比、范德比尔特、赫伯琼斯等等。我也把OG-阿奴诺比和小德里克-琼斯这两个领防型球员放进了模板里面,但这是出于“蒂耶罗可能会在应付掩护上继续进步”的考虑——仅就目前而言,蒂耶罗甚至和以上这些球员不是一个类型:目前的蒂耶罗不是一个领防型球员,而是一个换防型球员。在一对一中,他确实有能够跟得上小后卫的横移速度,但这并不是他防守端的最大特长——他真正的特长是既能顶住4号位甚至一些小球中锋,又能跟得上小后卫,而且能够提供锋线层面上乘的协防/护框。只用他来追持球型后卫?不仅是暴殄天物,甚至有些买椟还珠——因为蒂耶罗目前的挤掩护技巧是存在一些瑕疵的。但将他作为一名换防型球员使用,他是一名非常接近可以“无限换防”的球员:(在换防体系下,蒂耶罗是一名非常令人安心的球员——无论换到哪个位置都不会太吃亏:对位前锋是本分;一对一防后卫的横移很强;面对中锋下盘也能顶住,有不弱的绕前抵抗力)接下来来看一些具体案例:
一对一防守
换防的本质就是一对一。面对不同位置、不同体型球员的一对一防守能力,决定了一个球员的换防能力。按理来说,蒂耶罗最适合对位的球员应该是锋线持球核心,但遗憾的是本赛季在阿肯色他并没有碰上什么锋线很强的对手,所以我们只能考察另外两项:他向下摇摆的能力以及向上摇摆的能力。本赛季,蒂耶罗对位了不少比他体型更大的4-5号位前场球员——当他对位这些球员时有两个好处:1、他可以在对手后卫寻求掩护时换防;2、他可以发挥出协防影响力。但前提是他能顶住这些球员的低位要位——他确实可以。1、向下摇摆在对阵乔治亚的比赛,蒂耶罗大量对位了乔治亚的明星四号位——首轮23位被老鹰选中、最高预测曾接近过乐透区的阿萨-纽厄尔(Asa Newell)。纽厄尔身高206cm,在大学是巨大的掩护下顺以及低位威胁,于是阿肯色选择了用蒂耶罗来与他对抗。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低位要位中,蒂耶罗非常强硬的对纽厄尔进行绕前防守,在角力中纽厄尔落入了下风,他无法将蒂耶罗甩到身后,反而被蒂耶罗挤得踉踉跄跄。最终乔治亚换了两个方向,都没能把球喂进内线;纽厄尔再次在低位要位想要强打蒂耶罗,但是队友给球慢了一拍,蒂耶罗又绕到了前面,这次纽厄尔直接放弃了要球;蒂耶罗继续在低位与纽厄尔进行角力。纽厄尔拼尽全力也无法获得好的接球角度——最终这次成功的绕前造成了乔治亚喂球的后卫犹豫之下的二运。我们继续看:对阵贝勒大学,247磅(112kg)的中锋Norchad Omier在篮下肆虐,阿肯色的两名内线Ivisic和Brazile都不太顶得住这头蛮牛,比赛最后到了关键时刻,卡利帕里决定了用蒂耶罗来对位Omier——而蒂耶罗还真的顶住了。(虽然被打成了一次,但是后续两次,一次没让Omier接到球,一次Omier没能出手)而面对另一名强壮内线Josh Ojianwuna(230磅)的低位单打,蒂耶罗更是直接一把掏掉。对阵德克萨斯大学,225磅的Arthur Kaluma发力猛撞蒂耶罗,但蒂耶罗完全不吃亏,对手只能选择一个长距离抛射出手,不中。绕前2.11米的佛罗里达鳄鱼的Alex Condon,对抗完全不吃亏,在对手突破时敏锐的捕捉到暴露球瞬间,“抢劫”式抢断。在大学,阿杜-蒂耶罗的对抗能力完全可以胜任4号位,哪怕到了NBA,能够在对抗上吃掉他的四号位应该还是比较少。(尤其考虑到21岁的蒂耶罗可能还会变得更强壮)不过,由于身高较矮,蒂耶罗的向下摇摆的上限还是无法真正到达5号位——他可以在换防时短暂的去顶一顶,但是如果要直接对位,他在对抗和身高上还是过于吃亏:像沃尔夫、Goldin这种210cm、250磅以上,又有身高又有体重又有技术的“真巨人”还是能够比较轻松的碾压蒂耶罗进入内线。被乔治亚的中锋低位生吃,下盘能顶住,但上面干扰不了。我认为目前阶段而言,虽然蒂耶罗有很好的对抗,但我们依然应该将他归类为侧翼球员而不是内线球员——这是他和阿隆戈登、追梦格林们的本质区别。接下来我们来看蒂耶罗防守更加令人激动的部分——向上的摇摆能力。
2、向上摇摆蒂耶罗在换防中对上今年最好的后卫之一——被鹈鹕第七顺位选中的杰里迈亚-费尔斯。费尔斯以快速和灵动闻名,用变向突破撕裂防线上篮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我们却可以看到,在这个回合,费尔斯无法摆脱蒂耶罗。队友拉开空间让他弧顶单打,他连续两次尝试了变向交叉步,但都没能过掉蒂耶罗——蒂耶罗收回前侧脚的速度非常快,髋部转向也极灵活,完全没让费尔斯找到攻击前侧脚的机会。最后,费尔斯被迫重新拉回中场叫掩护。蒂耶罗倒也没有执着于挤过掩护,在双掩护的第二重掩护选择了换防去追下顺人——值得一提的是,当蒂耶罗追到一半时,还能马上根据队友的轮转以及费尔斯的传球选择,突然改变路线,去外扑干扰另一侧45度的球员,而且还干扰成功,导致对手投出了三不沾。不仅有球防守好,无球时的轮转意识也是一流。另一次费尔斯和蒂耶罗的一对一,这次费尔斯似乎下定了决心要打蒂耶罗一个——但他连续的变向,却怎么都晃不开蒂耶罗,而且蒂耶罗几乎贴到了他的脸上,完全不把他引以为豪的速度当回事。费尔斯最后一次大幅度体前变向后,直接交叉步加速突破,试图用速度强吃蒂耶罗,但蒂耶罗侧身横移,竟然在速度上完全不落下风——费尔斯一直突到了篮筐底下也没能甩开蒂耶罗,可费尔斯已经不能再往前了。眼看强行上篮只有被蒂耶罗大帽这一个结局,他选择了一个完全没有把握的传球,失误。一个穿鞋201cm身高,体重近200斤的锋线球员,能够在一对一中,像这样如牛皮糖般黏住本届最快速、最灵活的小后卫——横移和脚步敏捷度恐怖如斯。我们再看蒂耶罗对位另一名本届顶级后卫的表现:第6顺位被奇才选中的、本届另一名顶级后卫特雷-约翰逊。同样是在挡拆后,一对一对上了换防的蒂耶罗。因为持球位置很高、有很大的加速空间,特雷约翰逊做了两次胯下找节奏后,压低重心,右手悬浮球,交叉步加速试图强突蒂耶罗——但结果场面比菲尔斯还狼狈。特雷约翰逊不是不快,但他当然没有费尔斯快。所以他强突蒂耶洛的结局——就是直接在第一步就撞上了蒂耶罗的胸口——他甚至连逼蒂耶罗侧身、从侧面抹进去都做不到。蒂耶罗都不用后撤前侧脚,直接平行横移就把他“解决”了。后续特雷约翰逊试图转身传进去,但在蒂耶罗的对抗和横移速度面前显然是徒劳。最终不得不停球传出球。另一次特雷约翰逊对上蒂耶罗的换防——和费尔斯一样,卯足劲想要打蒂耶罗一个找回场子,但是结果依然是完全过不掉蒂耶罗,被逼迫着选择翻身后仰,在干扰下险些三不沾。这就是蒂耶罗的脚步横移能力。再来看一些换防其他后卫的镜头。面断热火今年第20顺位选中的高大控卫亚库契奥尼斯——面对雅库的变速急停急起,不仅展现了惊人的横移速度,还有极强的“刹车”能力;换防田纳西后卫大五后卫Chaz Lanier的疯狂大帽,海报级别的“怪物瞬间”——Chaz Lanier也不算无名之辈了,本赛季他可是田纳西的核心之一,场均能得到18分。俄克拉荷马大学另一名锋卫摇摆人,场均15.9分的jalon moore试图单打强突蒂耶罗,但完全无法摆脱,最后只能传球。换防肯塔基大学场均16.2分的后卫Otega Oweh,对手连续变向,但完全无法摆脱牛皮糖一般的蒂耶罗,最后只能停球。换防LSU大学场均16.4分的后卫Cam Carter——这个回合蒂耶罗在一开始为了防投篮扑的太大,对手突然下球加速,他已经没有了后撤前侧脚的时间,导致背对进攻球员——但他竟然用了一个强到离谱的防守脚步:直接前侧蹬地转身,用夸张的横移速度和步幅,竟然追上了Cam Carter。而后续,Cam Carter再无任何机会。恐怖的横移,恐怖的反应神经。我们都知道,横移速度快的球员通常很难同时具备身高和体重。矮个子球员中横移快的很多,但高个子中则很少;很多轻体重的球员横移都不错,但一旦他们增重出一身腱子肉,横移往往就会下滑。能在有横移速度的情况下具备身高/体重其中一项已经是防守球员中的佼佼者,而二者都具备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阿杜-蒂耶罗正是这样的一名球员。他有两米的身高,有强壮到足以和4-5号位角力的身板,同时在一对一时的横移简直快到匪夷所思。这足以说明他的“潜力”。接下来,在进入本篇另一个重要篇章之前,先给大伙降降温。聊聊蒂耶罗目前防守端的一些瑕疵。
领防掩护
蒂耶罗有这样的横移,为什么不让他去领防持球核心呢?除了“需要他协防”这个理由,更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蒂耶罗目前在挤过掩护的技巧上还不是那么好。我们来看一些案例:对比,是最能看出区别和问题的方式。我们来看这个回合:22号中锋进行了两次掩护动作,第一次,是蒂耶罗的队友追防5号球员,在碰撞到掩护球员前,蒂耶罗的队友使用了一个灵活的转髋,丝滑的绕过了掩护;而第二次,是蒂耶罗,他在追防另一名球员挤过掩护时,却没有在与掩护球员碰撞前进行髋部转向或者提前抢位,而是直接像掩护球员不存在一样,横移用身体侧面撞了上去——结果自然是被掩护挂住,于是内线的Ivisic被迫换防出来。继续看对比。这个回合对手中锋同样进行了两次掩护,第一次是对蒂耶罗的24号队友进行掩护,Billy Richmond III转身抹过了这一掩护;第二次掩护是对蒂耶罗——蒂耶罗依然是没有提前抢位、也没有转髋,选择了直接横移强行“撞过”掩护。因为这个回合掩护人的质量不高,所以蒂耶罗成功挤过了掩护,但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蒂耶罗挤掩护的风格:他似乎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身体很宽很厚的球员,所以在挤掩护前,他并不会去做一些“碰撞准备”——不会减速,也不会转为碎步或转髋,包括也不会提前抢占路线——他就是尝试用自己的横移去和对手“竞速”,然后似乎以为自己能够像一张纸片一样从掩护的缝隙中溜过.....(或者相反,他认为自己特别强壮,能生生撞开一条通路)我们继续看:对位沃尔夫。我不知道这张GIF转换出来大家能不能看清——这是一个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的回合,但实际上蒂耶罗在挤掩护时使用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动作——他不是转髋绕过,也不是碎步溜过,而是右腿迈步从戈尔金的腿上方跨了过去......是的,跨了过去。我必须承认,我很少看到球员这样“挤过掩护”。而当然,如果你不同意我以上的这些分析,我有一些更有说服力的案例:防沃尔夫,第一次戈尔金的掩护角度不好,蒂耶罗成功挤过,但戈尔金马上重置掩护,蒂耶罗结结实实的撞了上去,完全被挡住,队友被迫换防;防费尔斯。挤过掩护时“撞墙”——我确实很疑惑,为什么有时候蒂耶罗就像意识不到掩护球员存在一样?挤掩护时被结结实实的“挂住”;又是沃尔夫。一个挡拆,蒂耶罗再次结结实实吃到掩护被甩在身后,队友陷入短暂一防二,被沃尔夫的口袋传球击败。挤掩护后换防——很难说是主动换防还是被迫换防。(虽然换防之后的卡位意识蛮好的)相当“硬核”的挤过掩护方式,第一次过掩护时与掩护球员结结实实的相撞,人仰马翻;第二次挤过掩护倒是做的不错,转身绕过掩护成功干扰投篮;很难说是主动换防还是没能挤过掩护的回合——Ivisic的换防能力其实没那么好、不是会大量主动换防的球员,我倾向于这是一次被迫换防——但换防后蒂耶罗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好习惯:会去切断给中锋的传球路线并努力卡住篮板位置。过掩护时步幅太大,和掩护球员绊脚,导致挤掩护失败,球队丢分。当然,偶尔这种“硬核”的挤掩护风格也会带来好处:比如,在对阵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关键时刻,蒂耶罗利用横移生过掩护,而掩护球员意识到自己的掩护位置有些低了,于是往前推了一把——被裁判敏锐的抓到,造成俄克拉荷马可能绝杀的回合进攻犯规。总而言之。蒂耶罗作为领防掩护球员时的表现很明显不如他一对一防单打的时候。目前来讲,蒂耶罗在挤掩护时主要还是依靠天赋而非技巧,他挤过掩护的方法比较“硬核”,在挤掩护时通常都会与掩护人发生碰撞,这导致他最终挤掩护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掩护人的吨位和掩护质量——当遇到一些比较扎实的掩护人时,他还是比较依赖内线去外扑帮助他干扰投篮。(然后他能比较好的切断传球并卡位,完成换防。不过对方后卫如果没有直接出手投篮,后续就会将己方内线完全暴露)不过,我认为蒂耶罗具备成长成出色挤掩护领防人的身体条件——他有很快的横移、很灵活的髋部、很好的对抗——只是目前来说他的挤过掩护技巧是有瑕疵的,而且明显存在经验上的欠缺。在进入联盟后,他需要努力的提升这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这将最终决定他是更像阿奴诺比,还是更像矮小版的戈登或者高大版的哈特。
护框、造失误&那些小事
虽然蒂耶罗的一对一对位弹性已经足够令人惊艳,但我认为这一部分才是本篇真正的重头戏——他和范德比尔特的区别是什么?他对湖人的特殊价值是什么?我认为,蒂耶罗的特殊价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他的协防和护框影响力。1、护框蒂耶洛有着极高的护框热情和恐怖的纵跳能力,两只手都可以完成盖帽。当他担任底线协防人时,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怪物瞬间”:在阿肯色大学,当对手撕裂上线防守,试图直冲篮下时,他们往往还需要经历第二重考验——那就是埋伏于底线或者从弱侧冲过来,垂直起飞,宛如一道空中屏障的阿杜-蒂耶罗。蒂耶罗会常常将他的对手送上海报封面——不过是作为背景板的一方。作为一名运动力极佳的球员,蒂耶罗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当你的臂展更长时,你真的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蒂耶罗说。“当你身高5尺10寸时,很多传球你根本够不着。而当你身高6尺6寸时,你就能抢断球,在篮筐上方终结进攻。我确实有过这样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做不到,然后突然意识到,哦,是的,我现在可以了。”蒂耶罗曾经是一名矮小的球员——当自己淋过雨,你未必想为别人撑伞,也可能更想把别人的伞都撕掉。蒂耶罗绝不仅仅在集锦中擅长盖帽——观看他的比赛录像,你会发现这小子是真的想尝试扇飞每一个自己有机会盖掉的投篮:以对阵贝勒大学的比赛为例,让我们直观的感受一下蒂耶罗在护框方面的活力。转换中,贝勒的球员在上线过掉了阿肯色的中锋,原本有机会直冲篮下——但蒂耶罗在底线突然起飞,一把帽掉了这个上篮。蒂耶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位置?这就是“护框本能”。在追防对手中锋退到篮下后,蒂耶罗敏锐的意识到己方的中锋也可能正在错防外线,而此时在篮下的他就是球队篮下唯一的屏障——于是他立刻回身,果然看到Ivisic被过掉,立刻起跳护框送上盖帽。另外,注意到他这个回合的垂直起跳和原地起跳能力了吗?可以再回看一下上面的四张“怪物动图”,你同样可以注意到这一点——这个家伙,几乎不需要太多助跑和蓄力就能完成一次惊人的起跳。继续看:贝勒大学为他们的后卫Robert Wright设置了一个后场掩护,这个掩护挡掉了Robert Wright原本的对位人,让他有一整个半场的加速空间过掉Ivisic——但正当对手以为两分手拿把掐的时候——蒂耶罗只用了一个垫步,便从篮筐下起飞,以惊人的弹速和高速盖掉了这次上篮。怪物般的身体素质。而紧接着,下一回合,蒂耶罗再次完成护框:当对手突进内线,蒂耶罗就如一只大鸟一般从弱侧腾空而起——如果说前两次护框是“职责所在”,那么这个回合其实可以说原本和蒂耶罗无关:这个回合阿肯色的底线协防人是24号,但24号没有动,所以蒂耶罗从45度“狗拿耗子”冲了过来。虽然最终他没能干扰对手的进球,但是这种护框积极性正是湖人所急需的。我们继续看:很快,蒂耶罗再次尝试回收护框——又是一次其实没什么机会,但他还是努力尝试了的回合。这就是我说的:他绝不仅仅在集锦中擅长盖帽。每一次成功的盖帽背后,都还有无数次蒂耶罗努力的护框尝试。而频繁的努力加上天赋,总会收到效果:对阵贝勒的关键时刻,对手再次在上线撕开了防守,但禁区阿肯色三人收缩干扰了这次攻框——其中就包括高高跃起的蒂耶罗。以上这些回合,蒂耶罗所展示的正是湖人目前最缺少的东西:一名在中锋离开禁区后,能够保护篮筐的底线协防人。而蒂耶罗的护框热情还不仅体现在他是底线协防人的时候:无论在盯的球员是谁,他都有很强的回收护框意识,对中路的切入很敏感,从直觉上是一个“优先护框”的球员;这个回合他原本应该跟随对位球员去底角,但当他发现特雷约翰逊准备突破,他马上放弃了自己的防守人留在篮下,最终用完美的垂直起跳干扰了特雷约翰逊的上篮;从身后补防,盖掉纽厄尔的二次进攻补篮;最后,让我们看一个非常令我惊讶的回合——这个回合蒂耶罗的护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完全体现出了他护框时一个极为罕见的优点——垂直起跳能力:联盟中,弹跳力好,喜欢追寻盖帽的球员不在少数,但这些球员——尤其是这些球员中的外线球员,能够具备良好的垂直起跳习惯、能够保证在盖帽的同时不产生大量犯规的人却不多。但蒂耶罗在有护框热情的同时,具备非常好的垂直起跳习惯——很多时候,你能看出他的护框目的真的只是“保护篮筐”而不是盖帽——这个回合是个很好的例子,包括以上的很多回合大家都能看到,蒂耶罗在起跳盖帽时很好的控制着身体:护框成功的关键,就是不要犯规。而蒂耶罗是一名在护框时很少犯规的球员——很多时候,他宁可当背景板,也要保证自己不会犯规:类似这样。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素质——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显示了蒂耶罗是怎样的一名球员。以前提到邓肯、乔治经常当背景板,有人评价道:“经常当背景板的球员,往往都是很好的防守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成为一幅“经典名画”的背景板,通常意味着你敢于与最好的进攻球员对抗、敢于去封堵每一个可能的进球、能切实提高对手的进球难度、而且还没有犯规——这怎么不算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员呢?我非常喜欢蒂耶罗作为护框者的表现。不仅在于那些盖帽,还在于他每一个“成为背景板”的瞬间。
2、造失误蒂耶罗的协防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协防护框上——他在协防造失误方面的活力同样很惊人。这个回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蒂耶罗对于切断对手的传球路线和切入路线有着很好的判断力——他先是提前上抢,切断了对手的第一重手递手配合;接着在对手反跑空切时立刻换防,切断了对手的切入路线;在对手接球暴露球的一瞬间,蒂耶罗果断下手完成抢断;在防守时,蒂耶罗经常盯着对手的传球球员——他不仅在照看自己的对位,也在照看自己防守范围内的传球路线——他的横移很快,防守半径比许多对手想象的更大。一旦对手的传球暴露在他的防守范围内,他便会突然杀出下手抢断;有时候,你能明显看出他在阅读对手的进攻选择——对手的球传到罚球线,自己的球员往底角走,他马上后退准备切断给底角的传球,而当对手的球给到弧顶——他看到队友的轮转,意识到对手要传底角时,他不是去扑底角,而是直接扑传球路线,最终成功在传球路线中间截断。强烈的“创造事件”欲望以及球商的体现。又一次在传球路线中间埋伏,阅读进攻方的选择,在中间直接切断传球路线;他非常喜欢这种埋伏在视野盲区,假装失位,在对手传球的时候突然杀出的抢断;这个球是更典型的例子——当蒂耶罗在场上时,他是一个巨大的“视野盲区威胁”,他就像一头埋伏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猛虎,在传球者球离手的一瞬间突然冲出,依靠强大的身体素质“生断”传球。我们在今年季后赛雷霆的比赛中也看到过非常多这样的抢断:来自亚历克斯-卡鲁索和吕刚茨-多尔特。哪怕在转换上球中,你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个家伙太快、太有运动能力了,就像一个橄榄球外接手,上一秒你看到他在中场的位置,下一秒他就能冲到前场接球球员的面前。而实际上,比这样的运动能力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样的意识——在进攻球员切入的一瞬间,他就意识到了传球会从哪里来。而除了这样的“预判路线抢断”,我前面说过:蒂耶罗对于对手在自己的面前暴露球也有惊人的敏感性。(俗称‘路狗掏’)极具侵略性的刷卡抢断;进攻球员在从他身边“路过”时,完全没想到他会突然回身掏这一把,结果导致了掉球;沃尔夫刚想放球压低重心突破,却没想到蒂耶罗下重心比他快得多,直接双手“抢劫”;“路狗掏”——此山是我开,此舒适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阿尔瓦拉多式断球,但阿尔瓦拉多的身高干这事看着像“老6”,蒂耶罗2米身高100kg干这活,看着就像疯狂麦克斯里的飞车悍匪,主打一个马力强劲、强取豪夺;在协防造失误方面,蒂耶罗有身体条件、也有极强烈的造失误意愿——如果有直接破坏进攻的可能,他绝不是一个仅满足于“到位”的防守者。这有时会促使他做出一些过于激进的选择——有成功的时候,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在阿肯色,他有时有一些赌博式抢断的嫌疑。但根据我的观察,这可能也和阿肯色大学整体的防守策略有关,阿肯色整体的防守策略就是偏激进的,不止蒂耶罗,Boogie Fland、Johnell Davis等人也都会较为激进的抢球和下手——蒂耶罗的场均抢断是1.6次,他们分别是1.5次和1.4次——上赛季季后赛,有三名以上球员抢断达到1.4次的球队是火箭和雷霆。我不担心蒂耶罗在抢断方面太有侵略性,他的防守效率说明了他的侵略性对于球队是有益的——相反,他拥有这种阅读进攻、“创造事件”、“吃掉对手”的本能很重要。“当我上场时,心态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要么你吃掉别人,要么你被别人吃掉,你必须向所有人展示这一点——‘我可不是猎物’。”蒂耶罗说。
3、那些小事我们的防守分析篇终于要进入尾声了——但这个部分可不是滥竽充数用的。事实上,我觉得这个部分和前面所有内容同样重要性。休赛期,湖人失去了多里安-芬尼-史密斯,球迷们自动遗忘了DFS来球队之后球队战绩的猛涨以及DFS在比赛中所做的“那些小事”——但比赛可不会遗忘。人们常常把场上做一切小事的球员称之为“粘合剂”,这个名词有点抽象,经常让人们无法理解,那么我来用木板理论解释一下我的理解:防守就像一个木桶,对位能力就像木板的长短。木板的长短是决定木桶能盛多少水的第一影响因素,但它并不意味着全部——即便你有了一些很好的木板,你还是需要某种粘合剂来密封木板间的缝隙——而那就是那些“做各种小事”的球员。如今的篮球是属于进攻的时代,更好的空间、进攻技术的进步、防守规则的收紧,都限制了一对一防守的价值——组成一支防守强队,只有对位能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有人去不停的协防、轮转、延阻、卡位,才能抵消掉进攻方为一对一创造的优势,同时积累起一些“边缘优势”。让我们来更直观的感受一下吧:蒂耶罗有非常好的延阻下顺球员的防守习惯——他不会认为正面的挡拆是和自己无关的事,而往往正是这样一次“不起眼”的对下顺球员的减速,最终决定了对手的挡拆能否打成;还比如这个回合——最终导致了对手战术失败的不是领防球员,而是蒂耶罗在传球路线上高举的双手——他也可以不这么做,没有人会责怪他,大部分人只会认为是领防球员挤掩护失败的责任;但他这么做了,于是让球队少丢了两分。这是一种习惯、是数据薄上“隐形的贡献”,但带来的收益却是实打实的。在刷卡延阻对方切入,用左手掏球后,他还会去用另一只手干扰对手右手的抛投——这个回合对手的投丢多大程度上和他有关?无法量化,但我当然会更想得到一个会做这些事情的球员而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球员。一个非常微小的动作,但体现了蒂耶罗的好习惯——在转身扑投篮的同时,即便背对对手,他也没有忘记举手去干扰一下对手可能的传球路线。而轮转就更不用说了:刷卡协防后,先扑底角,再急刹折身去扑弧顶——可以说是一个一防三的回合。有没有防住不重要,试问哪个球队不希望自己场上拥有一名这样的球员?先回收垫防,延阻中锋下顺,再扑出干扰投篮;原本他对位的是底角的球员,但意识到45度角空位后,他比队友的反应更迅速——立刻轮转,第一下被晃过后,没有放弃防守,哪怕已经背对对手,还是尽力起跳用另外一只手干扰投篮;先回收篮下延阻下顺,再立刻扑出干扰底角投篮——杰出的底线协防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还有篮板:奋不顾身的冲进来点抢前场篮板,完全不顾落地姿势可能存在危险;奋不顾身从篮筐另一侧起跳拼篮板,和对手狠狠相撞,完全不顾自己的背伤;漫画式暴力单手篮板;从三分线外冲进来,以极危险的动作在对方三个人的头顶抢下进攻篮板,起跳完全不管有没有空间落地;对阵乔治亚,关键时刻从外线生冲进来,抢到了一个要命的进攻篮板,造成犯规——第二球罚丢后,又是依靠活力抢到进攻篮板,补篮绝杀——作为阿肯色的得分王,蒂耶罗本赛季的最高光时刻:是两个进攻篮板。“无论主教练雷迪克需要我做什么,我都准备好上场去做。只要把我放在场上,我就能做到。我会上场去做所有小事,该做的都会去做。”——在被湖人选中后,蒂耶罗接受采访时说。
总结与担忧
相信通过以上的长篇分析,关于蒂耶罗防守端的天赋、特长、底色大家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总体来说,蒂耶罗在防守端的完成度要比在进攻端高很多——他已经是顶尖的换防型球员;看上去完全能够胜任锋线防守大闸的角色;是出色的协防球员和“粘合剂”型球员——除了在挤掩护方面有待提升,蒂耶罗在防守端已经完全可以视作一个成熟的即战力。防守端的全面性加上进攻端的终结能力赋予了蒂耶罗一个不低的下限——他的即战力是被证明过的,他确实是阿肯色大学最好的球员,而不是什么NCAA都打不明白纯卖潜力的毛坯。而他曾经的后卫履历和投射基础,又给了人们非常切实际的上限想象空间。对于湖人这样一支正处于建队周期中期的球队来说,这种即战力与潜力平衡的前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唯一的疑问,可能就是健康了。伤病,可能彻底改变一名运动型球员的生涯发展,而目前来讲蒂耶罗的落地泄力技术很糟糕,甚至可以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作为一个有背伤史的球员,却不管不顾的起跳,以这样的方式落地。这个落地姿势又如何评价?朋友,我们为了隔扣真的不要命了吗?只顾头上不顾脚下。非常糟糕的落地姿态,全部冲击力都在单腿和关节上。而这些甚至都还只是“冰山一角”。我对蒂耶罗的品质、潜力都并无怀疑,如果他能正常的发展,我觉得他会是一名出色的NBA球员——而之所以我在低模板写上了三个快速淡出NBA的球员,原因就是对他伤病隐患的担忧。比起提升投射技巧和运球,也许完善落地方面的技巧、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才是蒂耶罗的“当务之急”。祝他有一副钢铁之躯。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文接上回,接下来是阿杜-蒂耶罗防守端的具体分析。先把上篇文章的防守综述复制在这里,方便那些没看过上篇文章,但又想直接看防守分析的朋友:“防守端,一些球探报告将他比作阿奴诺比,但实际目前的蒂耶罗和阿奴诺比在防守端有本质区别——阿奴诺比从大学时期就是定位领防人的球员,会大量的对位挡拆持球核心并挤过掩护。而蒂耶罗则不是这样的球员——他虽然能够从1防到4,但是更偏向于换防型,在一对一时能很好的兼顾横移、侵略性和对抗,但是一旦遇到掩护,挤掩护时的表现则明显不如一对一。从阿肯色大学对他的使用上,我们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卡利帕里教练从不让他直接对位挡拆持球核心,而是通常让他对位掩护球员后换防。当然,卡利帕里不让蒂耶罗直接对位持球核心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不想浪费蒂耶罗协防的影响力:在阿肯色大学,蒂耶罗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协防球员。他的护框热情非常强,对传球路线以及对方暴露球在自己的范围内很敏感,“创造事件”的欲望很强烈,加上炸裂的身体素质,不仅抢断、盖帽之类的高光很多,也会对对手的进攻流畅性造成明显破坏;他在防守时的一些小习惯很好,会去做很多细节的小事——比如延阻下顺、垫防刷卡、轮转补位、篮下卡位、频繁冲抢进攻篮板、出其不意的回手掏等等。(和DFS有些类似)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抢篮板和护框时的表现——他有这个身高球员中极强的卡位以及冲抢进攻篮板意识,总是能出现在正确的篮板位置上,他的篮板数据已经很优秀了,但实际的篮板影响力应该还要超过数据很多;他在护框时有惊人的垂直起跳身体控制力,在盖帽时很少犯规。”
防守定位
我注意到,非常多的球迷朋友会将一些典型的领防型球员当作蒂耶罗的模板,包括但不仅限于——阿奴诺比、范德比尔特、赫伯琼斯等等。我也把OG-阿奴诺比和小德里克-琼斯这两个领防型球员放进了模板里面,但这是出于“蒂耶罗可能会在应付掩护上继续进步”的考虑——仅就目前而言,蒂耶罗甚至和以上这些球员不是一个类型:目前的蒂耶罗不是一个领防型球员,而是一个换防型球员。在一对一中,他确实有能够跟得上小后卫的横移速度,但这并不是他防守端的最大特长——他真正的特长是既能顶住4号位甚至一些小球中锋,又能跟得上小后卫,而且能够提供锋线层面上乘的协防/护框。只用他来追持球型后卫?不仅是暴殄天物,甚至有些买椟还珠——因为蒂耶罗目前的挤掩护技巧是存在一些瑕疵的。但将他作为一名换防型球员使用,他是一名非常接近可以“无限换防”的球员:(在换防体系下,蒂耶罗是一名非常令人安心的球员——无论换到哪个位置都不会太吃亏:对位前锋是本分;一对一防后卫的横移很强;面对中锋下盘也能顶住,有不弱的绕前抵抗力)接下来来看一些具体案例:
一对一防守
换防的本质就是一对一。面对不同位置、不同体型球员的一对一防守能力,决定了一个球员的换防能力。按理来说,蒂耶罗最适合对位的球员应该是锋线持球核心,但遗憾的是本赛季在阿肯色他并没有碰上什么锋线很强的对手,所以我们只能考察另外两项:他向下摇摆的能力以及向上摇摆的能力。本赛季,蒂耶罗对位了不少比他体型更大的4-5号位前场球员——当他对位这些球员时有两个好处:1、他可以在对手后卫寻求掩护时换防;2、他可以发挥出协防影响力。但前提是他能顶住这些球员的低位要位——他确实可以。1、向下摇摆在对阵乔治亚的比赛,蒂耶罗大量对位了乔治亚的明星四号位——首轮23位被老鹰选中、最高预测曾接近过乐透区的阿萨-纽厄尔(Asa Newell)。纽厄尔身高206cm,在大学是巨大的掩护下顺以及低位威胁,于是阿肯色选择了用蒂耶罗来与他对抗。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低位要位中,蒂耶罗非常强硬的对纽厄尔进行绕前防守,在角力中纽厄尔落入了下风,他无法将蒂耶罗甩到身后,反而被蒂耶罗挤得踉踉跄跄。最终乔治亚换了两个方向,都没能把球喂进内线;纽厄尔再次在低位要位想要强打蒂耶罗,但是队友给球慢了一拍,蒂耶罗又绕到了前面,这次纽厄尔直接放弃了要球;蒂耶罗继续在低位与纽厄尔进行角力。纽厄尔拼尽全力也无法获得好的接球角度——最终这次成功的绕前造成了乔治亚喂球的后卫犹豫之下的二运。我们继续看:对阵贝勒大学,247磅(112kg)的中锋Norchad Omier在篮下肆虐,阿肯色的两名内线Ivisic和Brazile都不太顶得住这头蛮牛,比赛最后到了关键时刻,卡利帕里决定了用蒂耶罗来对位Omier——而蒂耶罗还真的顶住了。(虽然被打成了一次,但是后续两次,一次没让Omier接到球,一次Omier没能出手)而面对另一名强壮内线Josh Ojianwuna(230磅)的低位单打,蒂耶罗更是直接一把掏掉。对阵德克萨斯大学,225磅的Arthur Kaluma发力猛撞蒂耶罗,但蒂耶罗完全不吃亏,对手只能选择一个长距离抛射出手,不中。绕前2.11米的佛罗里达鳄鱼的Alex Condon,对抗完全不吃亏,在对手突破时敏锐的捕捉到暴露球瞬间,“抢劫”式抢断。在大学,阿杜-蒂耶罗的对抗能力完全可以胜任4号位,哪怕到了NBA,能够在对抗上吃掉他的四号位应该还是比较少。(尤其考虑到21岁的蒂耶罗可能还会变得更强壮)不过,由于身高较矮,蒂耶罗的向下摇摆的上限还是无法真正到达5号位——他可以在换防时短暂的去顶一顶,但是如果要直接对位,他在对抗和身高上还是过于吃亏:像沃尔夫、Goldin这种210cm、250磅以上,又有身高又有体重又有技术的“真巨人”还是能够比较轻松的碾压蒂耶罗进入内线。被乔治亚的中锋低位生吃,下盘能顶住,但上面干扰不了。我认为目前阶段而言,虽然蒂耶罗有很好的对抗,但我们依然应该将他归类为侧翼球员而不是内线球员——这是他和阿隆戈登、追梦格林们的本质区别。接下来我们来看蒂耶罗防守更加令人激动的部分——向上的摇摆能力。
2、向上摇摆蒂耶罗在换防中对上今年最好的后卫之一——被鹈鹕第七顺位选中的杰里迈亚-费尔斯。费尔斯以快速和灵动闻名,用变向突破撕裂防线上篮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我们却可以看到,在这个回合,费尔斯无法摆脱蒂耶罗。队友拉开空间让他弧顶单打,他连续两次尝试了变向交叉步,但都没能过掉蒂耶罗——蒂耶罗收回前侧脚的速度非常快,髋部转向也极灵活,完全没让费尔斯找到攻击前侧脚的机会。最后,费尔斯被迫重新拉回中场叫掩护。蒂耶罗倒也没有执着于挤过掩护,在双掩护的第二重掩护选择了换防去追下顺人——值得一提的是,当蒂耶罗追到一半时,还能马上根据队友的轮转以及费尔斯的传球选择,突然改变路线,去外扑干扰另一侧45度的球员,而且还干扰成功,导致对手投出了三不沾。不仅有球防守好,无球时的轮转意识也是一流。另一次费尔斯和蒂耶罗的一对一,这次费尔斯似乎下定了决心要打蒂耶罗一个——但他连续的变向,却怎么都晃不开蒂耶罗,而且蒂耶罗几乎贴到了他的脸上,完全不把他引以为豪的速度当回事。费尔斯最后一次大幅度体前变向后,直接交叉步加速突破,试图用速度强吃蒂耶罗,但蒂耶罗侧身横移,竟然在速度上完全不落下风——费尔斯一直突到了篮筐底下也没能甩开蒂耶罗,可费尔斯已经不能再往前了。眼看强行上篮只有被蒂耶罗大帽这一个结局,他选择了一个完全没有把握的传球,失误。一个穿鞋201cm身高,体重近200斤的锋线球员,能够在一对一中,像这样如牛皮糖般黏住本届最快速、最灵活的小后卫——横移和脚步敏捷度恐怖如斯。我们再看蒂耶罗对位另一名本届顶级后卫的表现:第6顺位被奇才选中的、本届另一名顶级后卫特雷-约翰逊。同样是在挡拆后,一对一对上了换防的蒂耶罗。因为持球位置很高、有很大的加速空间,特雷约翰逊做了两次胯下找节奏后,压低重心,右手悬浮球,交叉步加速试图强突蒂耶罗——但结果场面比菲尔斯还狼狈。特雷约翰逊不是不快,但他当然没有费尔斯快。所以他强突蒂耶洛的结局——就是直接在第一步就撞上了蒂耶罗的胸口——他甚至连逼蒂耶罗侧身、从侧面抹进去都做不到。蒂耶罗都不用后撤前侧脚,直接平行横移就把他“解决”了。后续特雷约翰逊试图转身传进去,但在蒂耶罗的对抗和横移速度面前显然是徒劳。最终不得不停球传出球。另一次特雷约翰逊对上蒂耶罗的换防——和费尔斯一样,卯足劲想要打蒂耶罗一个找回场子,但是结果依然是完全过不掉蒂耶罗,被逼迫着选择翻身后仰,在干扰下险些三不沾。这就是蒂耶罗的脚步横移能力。再来看一些换防其他后卫的镜头。面断热火今年第20顺位选中的高大控卫亚库契奥尼斯——面对雅库的变速急停急起,不仅展现了惊人的横移速度,还有极强的“刹车”能力;换防田纳西后卫大五后卫Chaz Lanier的疯狂大帽,海报级别的“怪物瞬间”——Chaz Lanier也不算无名之辈了,本赛季他可是田纳西的核心之一,场均能得到18分。俄克拉荷马大学另一名锋卫摇摆人,场均15.9分的jalon moore试图单打强突蒂耶罗,但完全无法摆脱,最后只能传球。换防肯塔基大学场均16.2分的后卫Otega Oweh,对手连续变向,但完全无法摆脱牛皮糖一般的蒂耶罗,最后只能停球。换防LSU大学场均16.4分的后卫Cam Carter——这个回合蒂耶罗在一开始为了防投篮扑的太大,对手突然下球加速,他已经没有了后撤前侧脚的时间,导致背对进攻球员——但他竟然用了一个强到离谱的防守脚步:直接前侧蹬地转身,用夸张的横移速度和步幅,竟然追上了Cam Carter。而后续,Cam Carter再无任何机会。恐怖的横移,恐怖的反应神经。我们都知道,横移速度快的球员通常很难同时具备身高和体重。矮个子球员中横移快的很多,但高个子中则很少;很多轻体重的球员横移都不错,但一旦他们增重出一身腱子肉,横移往往就会下滑。能在有横移速度的情况下具备身高/体重其中一项已经是防守球员中的佼佼者,而二者都具备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阿杜-蒂耶罗正是这样的一名球员。他有两米的身高,有强壮到足以和4-5号位角力的身板,同时在一对一时的横移简直快到匪夷所思。这足以说明他的“潜力”。接下来,在进入本篇另一个重要篇章之前,先给大伙降降温。聊聊蒂耶罗目前防守端的一些瑕疵。
领防掩护
蒂耶罗有这样的横移,为什么不让他去领防持球核心呢?除了“需要他协防”这个理由,更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蒂耶罗目前在挤过掩护的技巧上还不是那么好。我们来看一些案例:对比,是最能看出区别和问题的方式。我们来看这个回合:22号中锋进行了两次掩护动作,第一次,是蒂耶罗的队友追防5号球员,在碰撞到掩护球员前,蒂耶罗的队友使用了一个灵活的转髋,丝滑的绕过了掩护;而第二次,是蒂耶罗,他在追防另一名球员挤过掩护时,却没有在与掩护球员碰撞前进行髋部转向或者提前抢位,而是直接像掩护球员不存在一样,横移用身体侧面撞了上去——结果自然是被掩护挂住,于是内线的Ivisic被迫换防出来。继续看对比。这个回合对手中锋同样进行了两次掩护,第一次是对蒂耶罗的24号队友进行掩护,Billy Richmond III转身抹过了这一掩护;第二次掩护是对蒂耶罗——蒂耶罗依然是没有提前抢位、也没有转髋,选择了直接横移强行“撞过”掩护。因为这个回合掩护人的质量不高,所以蒂耶罗成功挤过了掩护,但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蒂耶罗挤掩护的风格:他似乎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身体很宽很厚的球员,所以在挤掩护前,他并不会去做一些“碰撞准备”——不会减速,也不会转为碎步或转髋,包括也不会提前抢占路线——他就是尝试用自己的横移去和对手“竞速”,然后似乎以为自己能够像一张纸片一样从掩护的缝隙中溜过.....(或者相反,他认为自己特别强壮,能生生撞开一条通路)我们继续看:对位沃尔夫。我不知道这张GIF转换出来大家能不能看清——这是一个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的回合,但实际上蒂耶罗在挤掩护时使用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动作——他不是转髋绕过,也不是碎步溜过,而是右腿迈步从戈尔金的腿上方跨了过去......是的,跨了过去。我必须承认,我很少看到球员这样“挤过掩护”。而当然,如果你不同意我以上的这些分析,我有一些更有说服力的案例:防沃尔夫,第一次戈尔金的掩护角度不好,蒂耶罗成功挤过,但戈尔金马上重置掩护,蒂耶罗结结实实的撞了上去,完全被挡住,队友被迫换防;防费尔斯。挤过掩护时“撞墙”——我确实很疑惑,为什么有时候蒂耶罗就像意识不到掩护球员存在一样?挤掩护时被结结实实的“挂住”;又是沃尔夫。一个挡拆,蒂耶罗再次结结实实吃到掩护被甩在身后,队友陷入短暂一防二,被沃尔夫的口袋传球击败。挤掩护后换防——很难说是主动换防还是被迫换防。(虽然换防之后的卡位意识蛮好的)相当“硬核”的挤过掩护方式,第一次过掩护时与掩护球员结结实实的相撞,人仰马翻;第二次挤过掩护倒是做的不错,转身绕过掩护成功干扰投篮;很难说是主动换防还是没能挤过掩护的回合——Ivisic的换防能力其实没那么好、不是会大量主动换防的球员,我倾向于这是一次被迫换防——但换防后蒂耶罗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好习惯:会去切断给中锋的传球路线并努力卡住篮板位置。过掩护时步幅太大,和掩护球员绊脚,导致挤掩护失败,球队丢分。当然,偶尔这种“硬核”的挤掩护风格也会带来好处:比如,在对阵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关键时刻,蒂耶罗利用横移生过掩护,而掩护球员意识到自己的掩护位置有些低了,于是往前推了一把——被裁判敏锐的抓到,造成俄克拉荷马可能绝杀的回合进攻犯规。总而言之。蒂耶罗作为领防掩护球员时的表现很明显不如他一对一防单打的时候。目前来讲,蒂耶罗在挤掩护时主要还是依靠天赋而非技巧,他挤过掩护的方法比较“硬核”,在挤掩护时通常都会与掩护人发生碰撞,这导致他最终挤掩护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掩护人的吨位和掩护质量——当遇到一些比较扎实的掩护人时,他还是比较依赖内线去外扑帮助他干扰投篮。(然后他能比较好的切断传球并卡位,完成换防。不过对方后卫如果没有直接出手投篮,后续就会将己方内线完全暴露)不过,我认为蒂耶罗具备成长成出色挤掩护领防人的身体条件——他有很快的横移、很灵活的髋部、很好的对抗——只是目前来说他的挤过掩护技巧是有瑕疵的,而且明显存在经验上的欠缺。在进入联盟后,他需要努力的提升这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这将最终决定他是更像阿奴诺比,还是更像矮小版的戈登或者高大版的哈特。
护框、造失误&那些小事
虽然蒂耶罗的一对一对位弹性已经足够令人惊艳,但我认为这一部分才是本篇真正的重头戏——他和范德比尔特的区别是什么?他对湖人的特殊价值是什么?我认为,蒂耶罗的特殊价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他的协防和护框影响力。1、护框蒂耶洛有着极高的护框热情和恐怖的纵跳能力,两只手都可以完成盖帽。当他担任底线协防人时,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怪物瞬间”:在阿肯色大学,当对手撕裂上线防守,试图直冲篮下时,他们往往还需要经历第二重考验——那就是埋伏于底线或者从弱侧冲过来,垂直起飞,宛如一道空中屏障的阿杜-蒂耶罗。蒂耶罗会常常将他的对手送上海报封面——不过是作为背景板的一方。作为一名运动力极佳的球员,蒂耶罗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当你的臂展更长时,你真的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蒂耶罗说。“当你身高5尺10寸时,很多传球你根本够不着。而当你身高6尺6寸时,你就能抢断球,在篮筐上方终结进攻。我确实有过这样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做不到,然后突然意识到,哦,是的,我现在可以了。”蒂耶罗曾经是一名矮小的球员——当自己淋过雨,你未必想为别人撑伞,也可能更想把别人的伞都撕掉。蒂耶罗绝不仅仅在集锦中擅长盖帽——观看他的比赛录像,你会发现这小子是真的想尝试扇飞每一个自己有机会盖掉的投篮:以对阵贝勒大学的比赛为例,让我们直观的感受一下蒂耶罗在护框方面的活力。转换中,贝勒的球员在上线过掉了阿肯色的中锋,原本有机会直冲篮下——但蒂耶罗在底线突然起飞,一把帽掉了这个上篮。蒂耶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位置?这就是“护框本能”。在追防对手中锋退到篮下后,蒂耶罗敏锐的意识到己方的中锋也可能正在错防外线,而此时在篮下的他就是球队篮下唯一的屏障——于是他立刻回身,果然看到Ivisic被过掉,立刻起跳护框送上盖帽。另外,注意到他这个回合的垂直起跳和原地起跳能力了吗?可以再回看一下上面的四张“怪物动图”,你同样可以注意到这一点——这个家伙,几乎不需要太多助跑和蓄力就能完成一次惊人的起跳。继续看:贝勒大学为他们的后卫Robert Wright设置了一个后场掩护,这个掩护挡掉了Robert Wright原本的对位人,让他有一整个半场的加速空间过掉Ivisic——但正当对手以为两分手拿把掐的时候——蒂耶罗只用了一个垫步,便从篮筐下起飞,以惊人的弹速和高速盖掉了这次上篮。怪物般的身体素质。而紧接着,下一回合,蒂耶罗再次完成护框:当对手突进内线,蒂耶罗就如一只大鸟一般从弱侧腾空而起——如果说前两次护框是“职责所在”,那么这个回合其实可以说原本和蒂耶罗无关:这个回合阿肯色的底线协防人是24号,但24号没有动,所以蒂耶罗从45度“狗拿耗子”冲了过来。虽然最终他没能干扰对手的进球,但是这种护框积极性正是湖人所急需的。我们继续看:很快,蒂耶罗再次尝试回收护框——又是一次其实没什么机会,但他还是努力尝试了的回合。这就是我说的:他绝不仅仅在集锦中擅长盖帽。每一次成功的盖帽背后,都还有无数次蒂耶罗努力的护框尝试。而频繁的努力加上天赋,总会收到效果:对阵贝勒的关键时刻,对手再次在上线撕开了防守,但禁区阿肯色三人收缩干扰了这次攻框——其中就包括高高跃起的蒂耶罗。以上这些回合,蒂耶罗所展示的正是湖人目前最缺少的东西:一名在中锋离开禁区后,能够保护篮筐的底线协防人。而蒂耶罗的护框热情还不仅体现在他是底线协防人的时候:无论在盯的球员是谁,他都有很强的回收护框意识,对中路的切入很敏感,从直觉上是一个“优先护框”的球员;这个回合他原本应该跟随对位球员去底角,但当他发现特雷约翰逊准备突破,他马上放弃了自己的防守人留在篮下,最终用完美的垂直起跳干扰了特雷约翰逊的上篮;从身后补防,盖掉纽厄尔的二次进攻补篮;最后,让我们看一个非常令我惊讶的回合——这个回合蒂耶罗的护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完全体现出了他护框时一个极为罕见的优点——垂直起跳能力:联盟中,弹跳力好,喜欢追寻盖帽的球员不在少数,但这些球员——尤其是这些球员中的外线球员,能够具备良好的垂直起跳习惯、能够保证在盖帽的同时不产生大量犯规的人却不多。但蒂耶罗在有护框热情的同时,具备非常好的垂直起跳习惯——很多时候,你能看出他的护框目的真的只是“保护篮筐”而不是盖帽——这个回合是个很好的例子,包括以上的很多回合大家都能看到,蒂耶罗在起跳盖帽时很好的控制着身体:护框成功的关键,就是不要犯规。而蒂耶罗是一名在护框时很少犯规的球员——很多时候,他宁可当背景板,也要保证自己不会犯规:类似这样。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素质——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显示了蒂耶罗是怎样的一名球员。以前提到邓肯、乔治经常当背景板,有人评价道:“经常当背景板的球员,往往都是很好的防守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成为一幅“经典名画”的背景板,通常意味着你敢于与最好的进攻球员对抗、敢于去封堵每一个可能的进球、能切实提高对手的进球难度、而且还没有犯规——这怎么不算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员呢?我非常喜欢蒂耶罗作为护框者的表现。不仅在于那些盖帽,还在于他每一个“成为背景板”的瞬间。
2、造失误蒂耶罗的协防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协防护框上——他在协防造失误方面的活力同样很惊人。这个回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蒂耶罗对于切断对手的传球路线和切入路线有着很好的判断力——他先是提前上抢,切断了对手的第一重手递手配合;接着在对手反跑空切时立刻换防,切断了对手的切入路线;在对手接球暴露球的一瞬间,蒂耶罗果断下手完成抢断;在防守时,蒂耶罗经常盯着对手的传球球员——他不仅在照看自己的对位,也在照看自己防守范围内的传球路线——他的横移很快,防守半径比许多对手想象的更大。一旦对手的传球暴露在他的防守范围内,他便会突然杀出下手抢断;有时候,你能明显看出他在阅读对手的进攻选择——对手的球传到罚球线,自己的球员往底角走,他马上后退准备切断给底角的传球,而当对手的球给到弧顶——他看到队友的轮转,意识到对手要传底角时,他不是去扑底角,而是直接扑传球路线,最终成功在传球路线中间截断。强烈的“创造事件”欲望以及球商的体现。又一次在传球路线中间埋伏,阅读进攻方的选择,在中间直接切断传球路线;他非常喜欢这种埋伏在视野盲区,假装失位,在对手传球的时候突然杀出的抢断;这个球是更典型的例子——当蒂耶罗在场上时,他是一个巨大的“视野盲区威胁”,他就像一头埋伏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猛虎,在传球者球离手的一瞬间突然冲出,依靠强大的身体素质“生断”传球。我们在今年季后赛雷霆的比赛中也看到过非常多这样的抢断:来自亚历克斯-卡鲁索和吕刚茨-多尔特。哪怕在转换上球中,你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个家伙太快、太有运动能力了,就像一个橄榄球外接手,上一秒你看到他在中场的位置,下一秒他就能冲到前场接球球员的面前。而实际上,比这样的运动能力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样的意识——在进攻球员切入的一瞬间,他就意识到了传球会从哪里来。而除了这样的“预判路线抢断”,我前面说过:蒂耶罗对于对手在自己的面前暴露球也有惊人的敏感性。(俗称‘路狗掏’)极具侵略性的刷卡抢断;进攻球员在从他身边“路过”时,完全没想到他会突然回身掏这一把,结果导致了掉球;沃尔夫刚想放球压低重心突破,却没想到蒂耶罗下重心比他快得多,直接双手“抢劫”;“路狗掏”——此山是我开,此舒适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阿尔瓦拉多式断球,但阿尔瓦拉多的身高干这事看着像“老6”,蒂耶罗2米身高100kg干这活,看着就像疯狂麦克斯里的飞车悍匪,主打一个马力强劲、强取豪夺;在协防造失误方面,蒂耶罗有身体条件、也有极强烈的造失误意愿——如果有直接破坏进攻的可能,他绝不是一个仅满足于“到位”的防守者。这有时会促使他做出一些过于激进的选择——有成功的时候,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在阿肯色,他有时有一些赌博式抢断的嫌疑。但根据我的观察,这可能也和阿肯色大学整体的防守策略有关,阿肯色整体的防守策略就是偏激进的,不止蒂耶罗,Boogie Fland、Johnell Davis等人也都会较为激进的抢球和下手——蒂耶罗的场均抢断是1.6次,他们分别是1.5次和1.4次——上赛季季后赛,有三名以上球员抢断达到1.4次的球队是火箭和雷霆。我不担心蒂耶罗在抢断方面太有侵略性,他的防守效率说明了他的侵略性对于球队是有益的——相反,他拥有这种阅读进攻、“创造事件”、“吃掉对手”的本能很重要。“当我上场时,心态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要么你吃掉别人,要么你被别人吃掉,你必须向所有人展示这一点——‘我可不是猎物’。”蒂耶罗说。
3、那些小事我们的防守分析篇终于要进入尾声了——但这个部分可不是滥竽充数用的。事实上,我觉得这个部分和前面所有内容同样重要性。休赛期,湖人失去了多里安-芬尼-史密斯,球迷们自动遗忘了DFS来球队之后球队战绩的猛涨以及DFS在比赛中所做的“那些小事”——但比赛可不会遗忘。人们常常把场上做一切小事的球员称之为“粘合剂”,这个名词有点抽象,经常让人们无法理解,那么我来用木板理论解释一下我的理解:防守就像一个木桶,对位能力就像木板的长短。木板的长短是决定木桶能盛多少水的第一影响因素,但它并不意味着全部——即便你有了一些很好的木板,你还是需要某种粘合剂来密封木板间的缝隙——而那就是那些“做各种小事”的球员。如今的篮球是属于进攻的时代,更好的空间、进攻技术的进步、防守规则的收紧,都限制了一对一防守的价值——组成一支防守强队,只有对位能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有人去不停的协防、轮转、延阻、卡位,才能抵消掉进攻方为一对一创造的优势,同时积累起一些“边缘优势”。让我们来更直观的感受一下吧:蒂耶罗有非常好的延阻下顺球员的防守习惯——他不会认为正面的挡拆是和自己无关的事,而往往正是这样一次“不起眼”的对下顺球员的减速,最终决定了对手的挡拆能否打成;还比如这个回合——最终导致了对手战术失败的不是领防球员,而是蒂耶罗在传球路线上高举的双手——他也可以不这么做,没有人会责怪他,大部分人只会认为是领防球员挤掩护失败的责任;但他这么做了,于是让球队少丢了两分。这是一种习惯、是数据薄上“隐形的贡献”,但带来的收益却是实打实的。在刷卡延阻对方切入,用左手掏球后,他还会去用另一只手干扰对手右手的抛投——这个回合对手的投丢多大程度上和他有关?无法量化,但我当然会更想得到一个会做这些事情的球员而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球员。一个非常微小的动作,但体现了蒂耶罗的好习惯——在转身扑投篮的同时,即便背对对手,他也没有忘记举手去干扰一下对手可能的传球路线。而轮转就更不用说了:刷卡协防后,先扑底角,再急刹折身去扑弧顶——可以说是一个一防三的回合。有没有防住不重要,试问哪个球队不希望自己场上拥有一名这样的球员?先回收垫防,延阻中锋下顺,再扑出干扰投篮;原本他对位的是底角的球员,但意识到45度角空位后,他比队友的反应更迅速——立刻轮转,第一下被晃过后,没有放弃防守,哪怕已经背对对手,还是尽力起跳用另外一只手干扰投篮;先回收篮下延阻下顺,再立刻扑出干扰底角投篮——杰出的底线协防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还有篮板:奋不顾身的冲进来点抢前场篮板,完全不顾落地姿势可能存在危险;奋不顾身从篮筐另一侧起跳拼篮板,和对手狠狠相撞,完全不顾自己的背伤;漫画式暴力单手篮板;从三分线外冲进来,以极危险的动作在对方三个人的头顶抢下进攻篮板,起跳完全不管有没有空间落地;对阵乔治亚,关键时刻从外线生冲进来,抢到了一个要命的进攻篮板,造成犯规——第二球罚丢后,又是依靠活力抢到进攻篮板,补篮绝杀——作为阿肯色的得分王,蒂耶罗本赛季的最高光时刻:是两个进攻篮板。“无论主教练雷迪克需要我做什么,我都准备好上场去做。只要把我放在场上,我就能做到。我会上场去做所有小事,该做的都会去做。”——在被湖人选中后,蒂耶罗接受采访时说。
总结与担忧
相信通过以上的长篇分析,关于蒂耶罗防守端的天赋、特长、底色大家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总体来说,蒂耶罗在防守端的完成度要比在进攻端高很多——他已经是顶尖的换防型球员;看上去完全能够胜任锋线防守大闸的角色;是出色的协防球员和“粘合剂”型球员——除了在挤掩护方面有待提升,蒂耶罗在防守端已经完全可以视作一个成熟的即战力。防守端的全面性加上进攻端的终结能力赋予了蒂耶罗一个不低的下限——他的即战力是被证明过的,他确实是阿肯色大学最好的球员,而不是什么NCAA都打不明白纯卖潜力的毛坯。而他曾经的后卫履历和投射基础,又给了人们非常切实际的上限想象空间。对于湖人这样一支正处于建队周期中期的球队来说,这种即战力与潜力平衡的前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唯一的疑问,可能就是健康了。伤病,可能彻底改变一名运动型球员的生涯发展,而目前来讲蒂耶罗的落地泄力技术很糟糕,甚至可以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作为一个有背伤史的球员,却不管不顾的起跳,以这样的方式落地。这个落地姿势又如何评价?朋友,我们为了隔扣真的不要命了吗?只顾头上不顾脚下。非常糟糕的落地姿态,全部冲击力都在单腿和关节上。而这些甚至都还只是“冰山一角”。我对蒂耶罗的品质、潜力都并无怀疑,如果他能正常的发展,我觉得他会是一名出色的NBA球员——而之所以我在低模板写上了三个快速淡出NBA的球员,原因就是对他伤病隐患的担忧。比起提升投射技巧和运球,也许完善落地方面的技巧、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才是蒂耶罗的“当务之急”。祝他有一副钢铁之躯。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